“經穴心智”療法創始人-于吉潤
- 2023-11-15 00:38
- 網絡
于吉潤,籍貫:河南省開封市人。
廣州經絡堂創始人、中醫"經穴心智"
療法發明人、中醫全科高級理療師、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廣東省現代健康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國際注冊質深中醫講師、華醫頭條網健康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醫網健康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薩爾瓦多共和國駐華大使館特邀保健中醫、北京國醫文化傳承委員會授予"國醫名師"榮譽稱號。
主要研究課題
各種疼痛癥,疑難雜癥,腫瘤癌癥,血管硬化癥,神經(細胞)壞死癥,淋巴結腫大癥等疾病。如:股骨頭壞死、腦萎縮、高血壓、強直性脊柱炎、中風偏癱等(詳見適應范圍)。
醫術特色:不吃藥、不打針、不手術,綠色療法。
醫術特點:一是見效快(各種疼痛疾病均在 20 分內見效果:
疑難雜癥疾病均在 40~60 分鐘見效果:
二是無任何毒副作用;三是無風險,安全可靠。
中國“經穴心智”療法筒介;
什么叫“經穴心智"療法?簡單的說有兩種含義:一是以人體經絡穴位作為診治疾病的根基。人體內部有十二經絡,直通“五臟六腑”,它是輸送血液的主干道,并且連接人體的 360 多個穴位,穴位是各種疾病的報警器,由此可以在報警信號中找到疾病根源,二是用“心智" (心腦智慧》思考、判斷、分析病理,并且在思考判斷和臨床實踐經驗中產生發明了七十二絡“手診傳導”醫術,由此創立了中醫“經穴心智”療法。
一,中國“經穴心智”療法的起源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起源于河南開封 (八朝古都) 于氏祖傳的“古方絕技"和“經穴推拿”醫術,始傳于清朝光緒二年 (1876 年),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
二、中國“經穴心智”療法的傳承與發展
于氏中醫第四代傳承人于吉潤,自幼熱愛中醫,從 9 歲起 (1958 年) 便隨祖父學習中醫"經穴推拿"醫術,在祖父的心傳指導下,掌握了推、拿、滾、按、揉等十多種絕技手法,并且掌握了祖傳中藥“外數藥劑秘方”及配制方法。為了提升祖傳秘方效果及醫術能力,于吉潤先后攻讀了《黃帝內經》、《人體經絡學》、《人體解剖學》 , 《本草綱目》、 《藥物大典》等多版本的醫學和醫藥理論知識,深刻領悟了人體“經絡與穴位、經絡與器官、經絡與神經、經絡與淋巴”之間的相互聯系,并且認識到人體“三大”系統 (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淋巴系統) 是引發各種疾病的主要根源。無論是各種疼痛、疑難雜癥或癌癥都與人體血管、神經、淋巴疾病密切相關。
多年來,在祖傳“古方絕技”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臨床實踐經驗,熟練掌握了用經穴判斷病理、用意念精準定位、用技法打開痺阻、用心智祛除疾病的科學思維體系。基于祖傳"古方絕技"和自身創新發展所悟,于 2009 年 3 月自創了中醫“經穴心智”療法和規范運用的七十二路“手診傳導”醫術,由此取代了各種儀器的檢查,并且有效提升了治愈效果。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不僅有七十二路“手診傳導”醫術,而且還有嚴格的操作規程:一是外敷藥劑“六不傷”即:不傷皮膚、不傷血管、不傷神經、不傷筋骨、不傷五臟、不傷六腑”。二是絕技手法“六不同”即: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病癥、不同部位、不同穴位、不同技法、由此構成一套完整的疾病診療體系。
三、中醫“經穴心智”療法的機理機理: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的機理主要來自“兩個結合”與“四大要素”融為一體的診療 (一) 人體“經絡”與“穴位”相結合。人體內部存在一個龐大的經絡系統。人體經絡是氣血運行的主干道,溝通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膚筋骨等組織器官。經絡縱橫交錯,入里出表,上通下達,將人體組成一個有機整體。
人體“六位”是經絡氣血輸注體表的部位,也是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穴位可分為三種,即經穴、奇穴、阿是穴。《黃帝內經》中有記載的名穴 160 個,現在發展為 360 多個穴名,其中:分布在“十二經絡和任、督二脈“的穴位就有 300 多個,這是“十四經穴”的主題。另有人體“奇穴”46 個,分布在人體的頭頸部、背部和四肢。人體一旦發生疾病,就會從不同穴位上發出酸、脹、痛、木、麻等疾病的報警信號,由此,可以從穴位的報警信號中找到疾病的根源。
(二) “古方”與“絕技”相結合。“古方”是祖傳的 18 種“中藥外數”藥劑秘方。
經過近 20 年的臨床實踐和不斷研究、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又增加補充了 8 種特效名貴藥材,而且由原來的兩種藥劑增加到 5 種藥劑,同時從專治疼痛疾病,逐漸擴展到治療疑難雜癥及腫瘤《癌癥》疾病,由此不斷提升了治療范圍和效果。
“絕技”就是祖傳的診療疾病的醫術手法,同時結合本人近 20 年的臨床實踐和不斷研究,用心腦智力發明創造了七十二路“手診傳導”醫術,如:經穴定位、病理判斷,軟化血管、激活神經細胞、疏通瘀阻,疏散淋巴結腫大等,都離不開“手診傳導”醫術,并且運用“手診傳導”醫術取代了各種儀器的檢查和藥物、手術的治療。
國,中國“經穴心智”療法適應范圍
人是一個整體,氣血是生命的基礎。無論是常見病、疑難病都與氣血不通密切相關。在治療過程中,由于病癥不同,治療時間也不同,一般病癥連續治療 1~3 個療程(15 次為一療程) 病癥自然消失,不復發、適應范圍如下:
(一)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適應于突發性疾病的臨床急救和診療;
(1) 神經痙攣癥:如腸痙攣、胃痙攣、肢體痙攣、帕金森 (局部神經顛抖) 等癥。
(2) 高血壓疾病引起的頭暈目眩,嘔吐不止等癥。
(3) 心、腦血管突發性堵塞的急救。
(二)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適應于常見疾病的臨床診療:
(1) 風寒疾病。因感受冷風寒氣引起的頭疼、發熱、咳嗽、鼻塞、流異涕等癥。
(2) 各種疼痛疾病、如腰疼、腿疼、關節疼、脊背疼、頭暈頭疼、頸椎痛、偏頭疼、咽喉痛、牙痛、胃痛、肩膀疼、坐骨神經疼等癥。
(3) 各種炎癥性疾病。如鼻炎,咽喉炎、腮腺炎、扁桃體炎、甲狀腺炎、牙周炎、腸胃炎、結腸炎、食道炎、乳腺炎、盆腔炎、宮頸炎,卵巢炎、膽囊炎、膀胱炎、腎炎、前列腺炎、闌尾炎、關節炎、肩周炎、骨膜炎、脊柱炎等癥。
(三)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適用疑難雜癥疾病的臨床診療:
(1) 血管硬化癥。該癥是一種非炎癥性的病變,會造成血管管腔狹窄和閉塞,使血流量減少,進而逐漸導致血管壁增厚,使血管失去彈性,(2) 神經硬化及神經細胞壞死癥。該癥是因缺少血液滋養而引起的一種非炎癥性病變。血管和神經在人體各器官內是固有的“魚水”關系,神經細胞需要血液循環的滋養,一旦血管硬化便會阻斷神經細胞的血液滋養,所以血管硬化癥會導致神經細胞壞死癥,進而還會導致神經系統發生各種病變。俗話說:
:“一條血管能讓人傷命,一條神經能讓人致殘”
因此大多數的疑難疾病都源于血管硬化和神經硬化癥。如骨質增生、乳腺增生,乳腺囊腫、前列腺腫 (肥大) 腰間盤突出、風濕、類風濕、痛風、肢體麻木、中風偏癱、半身不遂、面癱 (口歪眼斜)、腦萎縮、憂郁癥、靜脈曲張、骨膜神經壞死、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神經細胞壞死等癥,(3) 其它疑難癥。如眼睛白內障、黃斑裂孔癥、眼睛飛蚊癥,靜脈曲張癥、腋窩狐臭等癥.
(四) 中醫“經穴心智”療法適用腫瘤、癌癥疾病的臨床診療
腫瘤疾病是引發癌癥的主要根源,是世界醫學界難以解決的重大難題之一,腫瘤疾病的根源在于局部氣血循環受阻,從而導致毛細血管和纖維神經細胞粘連形成一個小結節 (新生物),由此引發氣脈不調,進而造成代謝物沉淀,由小變大逐漸形成腫瘤。腫瘤形態分為兩種,一種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外部腫瘤,如脂肪痛、纖維瘤、軟骨瘤、肉瘤、乳腺瘤、淋巴瘤等癌變疾病。另一種是在人體內部的臟腑中,如肝瘤、肺瘤、胃痛、食管痛及癌變疾病等,腫瘤疾病的共同特點是:有頭、有尾、有根,施治方法:1、對外部腫瘤采用剝黃抽絲的方法可徹底治愈:2、對內部腫瘤采用“內病外治”的絕技醫術,可緩解病情,消除疼痛,治療效果相應較慢。
癌癥疾病的共同特點是淋巴系統 T 細胞吞噬病毒功能失調,造成毒素積壓而擴散到人體器官、施治方法:1、對內部腫瘤 (癌癥) 均施用“表外經穴溝通表里經氣”的診療方法,疏通氣血瘀滯通道,同時疏通相關淋巴管內的淋巴液阻塞通道 (多為淋巴結腫大阻斷了淋巴液的正常回流),使淋巴管內的淋巴液正常回流到人體靜脈血管內進行循環,逐漸把積壓的毒素排出來,達到恢復健康之目的,五、中醫“經穴心智”療法的適用效果
廣州經絡堂運用“經穴心智”療法,先后治愈了來自法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泰國等 17 個國家的華人華僑,還有香港、澳門、臺灣的中國同胞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和廣東、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安徽、陜西、河南等 11 個省市地區的
13600 多名不同疾病患者,其中疑難雜癥患者 3800 多名 (含 113 例腫瘤、癌癥患者),尤其是運用“經穴心智”療法攻破了治療腫瘤、癌癥疾病的技術難關,為腫瘤、癌癥患者打開了一扇恢復健康的大門,綜上所述,中醫“經穴心智”療法是打開多種疾病的一把鑰匙,是造福人類健康的瑰寶,獨特療法將呈現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國醫頭條網主任委員國醫名師仁厚待人醫德為本傳承中醫懸壺濟世醫術求精妙手回春仁心仁術大醫精誠
于氏精粹歌訣
風寒入體久成病,經絡受阻不暢通。
氣血不暢難運行,疾病在身有苦衷。
人體氣血決生死,氣血不通難求生。
藥吃多了傷五臟,三分毒素精氣傷。
長久健體吃五谷,五谷雜糧保健康。
飲食習慣靠自己,生猛海鮮莫貪食。
腸胃不適忌生冷,千萬不能傷胃腸。
修身養性平靜心,氣大傷身惹禍根。
經絡調理歌訣
十四經脈體內牽,五臟六腑緊相連。
身體不適早發現,病淺早醫最關鍵。
各種疾病分早晚,病到晚期難逃險。
疾病痛苦無人替,各種后果自承擔。
身患疾病莫絕望,調理經脈保健康。
氣血暢通祛百病,精氣十足歲延年
本文地址:http://www.www.lsjh.net/xinwen/5017.html


品牌策劃
BRAND

